【活動轉知】「打擊腫瘤細胞新戰略:癌症精準醫療與檢測」線上論壇
從基因檢測結合精準醫療,到循環腫瘤細胞的篩檢與病程監測技術,都在【打擊腫瘤細胞新戰略:癌症精準醫療與檢測】線上論壇與您分享!
從基因檢測結合精準醫療,到循環腫瘤細胞的篩檢與病程監測技術,都在【打擊腫瘤細胞新戰略:癌症精準醫療與檢測】線上論壇與您分享!
一、主旨: 本院「類病毒顆粒及流感病毒載體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疫苗開發平台技術」公開徵求產學合作或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廠商。 二、授權技術: 主要內容包含兩類:1. 利用昆蟲細胞生產平台開發類病毒顆粒新型冠狀病毒疫苗;2. 利用流感病毒載體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。 三、廠商資格:必須具備下列條件者為宜 依法登記且無違法紀錄。 具有相關技術開發經驗及能力者佳。 具國際合作經驗及臨床試驗經驗者佳。 願意長期投入研發資金者佳。 四、資格審查: 符合上述資格且有意願之廠商,請洽詢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汪詩海經理收(地址:「苗栗縣350竹南鎮科研路35號行政大樓3樓技轉及育成中心」,TEL: (037)206166 #33207,E-mail:sea99@nhri.org.tw)。 五、實質審查: 本院得於完成資格審查後擇期辦理技術說明會,符合資格廠商需於說明會後一個月內將「技術移轉企劃書」(格式如附件)以郵寄,搭配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,送達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汪詩海經理(地址:「苗栗縣35053竹南鎮科研路35號行政大樓3樓技轉及育成中心」,TEL: (037)206166 #33207,FAX: (037)583-667,E-mail:sea99@nhri.org.tw),於必要時,本院得要求廠商派員說明。 審查委員會將就廠商提供資料進行評比。 六、其他: 本院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公告之權利。 附件 附件一:技轉公告電子檔本院「類病毒顆粒及流感病毒載體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疫苗開發平台技術」公開徵求產學合作或技術移轉廠商附件二:技術移轉企劃書附件三:合作研發企劃書
本中心將於109年6月17日至10月14日舉辦生醫創新研發成果商品化系列課程,課程內容包含研究技術商品化、專利佈局、財會股權分配、募資注意事項、商業模式精進等多堂精彩課程,第一堂課將邀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耿筠教授分享「技術性發明商品化成功的關鍵要素」、「智慧財產權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」: ◆ 課程大綱 技術性發明商品化成功的關鍵要素: 1.資源要素被視為是經濟活動與國家競爭力的基礎 2.知識資產的本質 3.技術性發明商品化的配合要素:顧客價值、專屬性、互補性資產、佈局策略 4.創新要素相關理論的討論 智慧財產權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: 1.智慧財產權的基本意涵與範疇:可權利化要素 2.專利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 3.營業秘密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 4.著作權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 5.商標的財產特性與法律要件 ◆ 課程資訊 日期|109年6月17日 時間|10:00-16:30 地點|國衛院竹南院區行政大樓第三會議室 報名方式|線上報名 報名網址|https://reurl.cc/qdony0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吳瑋翎小姐(分機 33221) ◆ 因應COVID-19防疫期間,敬請參加教育訓練夥伴遵守以下事項: 1.進入會場前所有人員應先自行量測體溫,若發燒(耳溫≧38℃、額溫≧37.5℃)則不可進入會場。 2.入場時請同仁配戴口罩,並以間隔或分散方式就座。
繼昨天(5/21)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後,副總統賴清德今天(5/22)前往國家衛生研究院,參訪完後他透過臉書表示,如果以棒球賽來比喻,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是先發投手,威風八面,屢屢讓對手掛0,那麼國衛院院長梁賡義率領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就是比賽終結者,將藥物和疫苗研發成功,就能宣布比賽結束。 賴清德除了到竹南視察國家衛生研究院,也參訪動物生物安全第三等級(ABSL-3)實驗室及疫苗廠,了解現階段疫苗研發進度,最快今年秋季就要進行人體試驗。 賴清德表示,他特別拜託國衛院的同仁,陳時中拯救國人免於被感染武漢肺炎,現在能拯救陳時中,讓他免於睡在指揮中心小床上的,就只有國家衛生研究院了。 賴清德說,2003年的SARS與2005年的禽流感,國衛院都能夠發揮專業在不同層面協助政府,這次疫情來襲,國衛院再次扮演關鍵角色,不但短時間內完成「瑞德西韋」的合成,在單株抗體試劑也贏在起跑點,而疫苗的研發更是有所進展。 賴清德表示,這波疫情,台灣防疫表現亮眼,成功向國際社會證明台灣防疫能量和生技醫藥實力,接下來我們要努力生產試劑、新藥與疫苗,造福國人,也嘉惠國際社會。 轉自聯合新聞網原文網址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656/4583667
新創、中小企業需要「伯樂」資金挹注,金管會規劃開新板市場助攻。金管會新任主委黃天牧21日表示,證期局正在研議針對中小企業、新創企業,創立新的交易板,限「專業投資人」投資,且有限度排除適用證交法、獲利及資本要求,有別於「創櫃板」,可以次級交易,即可買進賣出。 也就是說,台股在上市、上櫃、興櫃後,要再增開一新的交易市場,專供規模還不夠大、不見得有獲利、資本額也不一定很大的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掛牌、籌資。整體規劃,如掛牌門檻、交易制度等最快今年底前提出。 黃天牧強調,這是落實蔡英文總統的要求,即金融必須協助企業發展,而國內直接金融占比才1成多,即資本市場協助企業茁壯的程度,相對比其他國家低,所以今年希望能規劃出新交易市場,協助新創企業籌資。即中小企業除了跟銀行借錢發展外,亦可選擇掛牌籌資,而投資人限專業投資人,即資產達一定金額,如3~5千萬元以上的高淨值且具投資經驗的投資人。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表示,目前正由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蒐集相關資料,國外如英國的另類投資板(AIM)、新加坡的凱利板,都是類似的交易市場。這二市場是由券商輔導推薦掛牌,掛牌後會限制原始股東一定期間內不得釋出股票。 張振山表示,國內中小企業有10萬多家,初步會要求必須是公開發行公司,但是否要獲利能力、資本比率則都可以檢討;同時如編製財報的頻率及一些證交法的要求則都可以再檢討,強化中小企業上市的意願。 金管會曾在2017年時就已研究過「特殊板」市場,當時是網路電商業者要求,最後研究結果是台灣已是多層次資本市場,有群眾募集、創櫃板、興櫃及上市櫃市場,更重要是網路電商業者相對成熟,最後是以增設電子商務產業的交易類別,讓這些電商在台股能發揮群聚效益。 證期局表示,這次是針對「新創」及正在創業或茁壯的中小企業,研究有一個創新板,供專業投資人投資,且有次級市場交易,會比創櫃板更吸引人,希望讓國內新創或中小企業多一個籌資選擇。 轉自中時電子報原文網址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200522000162-260202?chdtv 國家衛生研究院育成中心目前正在招募新創企業,舉凡從事新藥或疫苗研發、醫療器材、保健食品、精準醫療、高齡與長照醫療之新創企業都歡迎大家踴躍諮詢,公司在創業初期會遇到的資金、技術開發、專利與智財、市場行銷等問題,都可以讓本院育成中心幫您一起解決。 如果您有興趣進駐本院育成中心,請填妥「育成中心進駐先期洽談邀約書」,並請寄至承辦人信箱(jessieinglasgow@nhri.edu.tw;richardyeh@nhri.edu.tw),我們會盡快聯繫您,謝謝!